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笛 1月14日,中國中車迎來了兩連板,當日至截稿時中國中車上漲9.94%。此外,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多支交通基建股均連日走強,交運設備、交運物流、工程建設板塊分別上漲3.49%、1.61%和1.38%。
“目前的生產經營都非常平穩”,經濟觀察網以投資者身份聯系中國中車董秘辦時對方回復。
中國中鐵、中國鐵建董秘處則回復了類似的信息,即此前基建板塊處于被低估的狀態,目前是市場的回調和對價值的修復。
“目前公司一些經營正常,我們認為是前期板塊跌的太狠了,目前是一個正常的市場回彈”,中國鐵建董秘處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教授左大杰對經濟觀察網分析,基建板塊最近處于低位已經很長時間了,這幾天上漲可能是從其他板塊獲利了結撤出來的資金。
交通基建是整個基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述基建相關股的重要業務范圍,交通基建投資的增速與相關公司的營收增長息息相關。經濟觀察網梳理了相關部門披露的交通基建投資信息,從披露計劃來看,交通基建投資在2021年將會維持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中預計2021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左右,作為對比,2020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預計全年完成的公路水路、鐵路以及民航投資大約在2.7萬億左右,出現略微下調。
實際上近年三年年初制定的目標均在2.5萬億上下浮動,但實際完成額均在3.5萬億上下。
中國公路學會秘書長劉文杰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總體來說,在交通強國國家戰略背景下,未來5到15年時間,我國公路交通依然處在快速發展的平臺期。投資規模還會持續增加,但是投資方向和重點會有所調整。一是智能交通領域,二是地方道路系統,特別是農村公路,三是路網結構優化和等級提升。走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發展道路。
交通基建投資中,鐵路投資則呈現了一定程度的收縮,按照國鐵集團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年鐵路固定投資額為7819億元,這也是近年來首次低于8000億。2021年計劃投產新線里程較2020年也略有下降。
左大杰預測,2021年鐵路投資規模估計會繼續減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外因上經濟復蘇強勁,以鐵路基建投資六保六穩的動機不再迫切,內因上鐵路基建需求可能已經越過峰值,從國鐵集團而言,籌資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約束了鐵路投資規模微調到更加合理的規模。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